
2016年7月,一次偶然的機會,公司總經理史新軍先生得知湖北大運正在開發新能源兩座電動汽車,史總立馬帶隊赴湖北大運考察。
在與對方交流兩座電動車的開發進展時,史總發現湖北大運公司對這款車的要求較高,對供應商體系要求非常高,想成為大運合格供應商很困難,俗話說“打鐵還需自身硬”,只有產品的質量與性能符合湖北大運公司的要求,才能進去其供應商體系。雖然有一定難度,但卻也是難得的機會。在意識到這一點后,史總馬上安排人員與湖北大運的技術負責人王工進行產品對接,在拿到后橋功能圖后,禾潤機電馬上啟動了HR-QD101項目。項目啟動開始,就確定了高標準、高質量的工作要求,各位工程師也開始了全新的產品設計開發,開發過程中,每到一個項目節點評審一次,每當有成員有新的設計思路時大家就會共同討論,一起制定工作計劃,經過4個月的設計開發,歷經9次評審,HR-QD101項目終于到了數據凍結階段。
在制作樣品時,公司現有供應商無法按照設計要求提供制動器,經過公司員工與制動卡鉗供應商的多次溝通與技術交流,制動卡鉗廠家找到了一家廠商,可以為這款產品定制制動器,定制的成本雖然高但總算有了解決方法。一周之后,定制的制動器到貨了,公司馬上進行組裝,后橋組裝完成后,公司進行各項檢測與調試,終于在2016年12月底為湖北大運提供的首個樣品。
歷經前期緊張的開發、樣品加工階段,樣品送出后,項目組成員心情忐忑的等待著試驗數據,一周過去了,依然沒有消息。項目技術總工王工著急了,親自到湖北大運公司詢問試驗結果。到了才知道,由于湖北大運公司前期試驗了多個產品,且這些產品均來自規模較大的后橋生產廠家,試驗結果均不令人滿意。禾潤機電作為新發展的企業,規模也不大,在行業內名氣不高,因此對送來的樣品也不是特別重視,沒有及時安排試驗。王工得知這一消息后,立刻向湖北大運的開發人員介紹了HR-QD101后橋的特點,并向湖北大運公司產品開發工程師表示“如果貴公司沒法安排人裝車試驗的話,我親自來裝,你們做一下試驗。”面對王工的執著,對方立馬安排人員進行試裝,當天就進行了性能試驗,試驗結果出來后,湖北大運的產品開發工程師欣喜若狂的找到王工,對他說“太好了,你們產品的性能是我們試驗過的產品中最好的,完全達到了我們的設計要求,我們對產品的噪音要求是69-72分貝,你們生產的產品的噪音只有65分貝,完全超出了我們對產品的要求。我馬上找我們領導親自來試驗。”湖北大運公司技術部部長及技術副總在得知試驗結果后,馬上放下手頭工作,到現場親自進行試驗,試驗過后,其技術副總表示“產品的性能確實很好,但是你們產品質量一致性怎么樣啊?你們一周之內再給我們提供三套樣品怎么樣呢?”王工當即表示同意,在回來的路上就向史總報告了這個好消息,史總馬上安排人員進行樣品加工,技術、質量、生產各部門員工分工協作,加班加點,最終在一周內準時送樣。樣品送去之后,公司很快就得到了湖北大運的回復,“三套產品試驗全部達標,馬上追加20套產品的訂單以作小批驗證”。很快,公司就安排生產了20套產品,并安排了賈工親自到湖北大運送貨、跟蹤試驗。20套產品經試驗驗證,各項性能指標穩定,已達到了批量供貨的能力。
歷經三個月的時間,在公司技術人員鍥而不舍、精益求精的努力下,專門為湖北大運開發的HR-QD101后橋最終得到對方認可,公司成功進入湖北大運的供應體系,為后續的深度合作奠定了基礎。
在HR-QD101后橋開發過程中,進行了大量的嘗試。在設計階段,進行以下創新:
一是,設計了一種結構簡單、經濟實用的變速箱密封結構,將左、右油封分別裝在左端的左、右箱體內,與左、右半軸過盈配合,起到密封作用,不僅提高了變速箱的密封性,同時降低了成本;
二是,對變速箱箱體進行再設計,在箱體上設計了縱橫交錯的加強筋,在箱體內部、外側和重要受力部位均設有加強筋結構,這些結構能極大的增強變速箱的承載能力并減輕變速箱箱體不必要的重量;
三是,箱體橋殼接口處法蘭采用蜂窩狀結構,這種蜂窩狀結構法蘭在保證承載能力的同時又減輕了箱體的整體重量優化了外觀;
湖北大運的技術部長給公司項目總工王工打電話,表示“謝謝王工啊,你們的堅持幫我們解決了一個大難題,對于我們技術人員,最高興的就是看著自己開發的產品順利落地,被大家所接受了…….”
公司董事長白瑞平先生在得知公司成功為湖北大運供貨后,表示“我們對技術的執著、對專業的追求逐步被大家所認可,我們每做一款產品都要做到極致,我們要打造超級單品”。